“为西部山区留守儿童组建合唱团,建立幸福驿站,开设‘感恩小课堂’……500余名山区留守儿童从中受益。”在日前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评选结果公示名单里,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王海成功入选。
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王海放弃了前往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奔赴祖国西部,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
感党恩听党话,筑牢信仰之基
王海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偏远山区,小时候家境贫寒。读初中时,由于家中突遇变故,父母外出务工,王海就被寄养在亲戚家。但是,坎坷的成长经历不仅没有消磨他对生活的热爱,反而让他更加勤奋坚韧。在国家政策的资助下,王海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和“湖南省优秀毕业生”。

采访中,王海告诉记者,是国家的资助让他圆了“大学梦”,所以他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回报国家的这份恩情,报效祖国的志向从入学的第一天就在他心里“萌芽”。毕业前夕,王海在了解到西部计划项目后,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宣传语深深地触动了他。于是,在校园招聘会上,王海放弃了一家深圳大公司的高薪招聘机会,毅然决定报考“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选拔,他如愿进入四川德阳市,投身“西部计划”服务基层工作。
西部计划强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2018年8月,初到德阳市罗江区,得知罗江区正致力于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计划时,王海便主动请缨,投入到了这项关爱留守儿童的事业中。为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传递温暖和关爱,王海先后组建了合唱团,建立幸福驿站,开设“感恩小课堂”,参与组织策划15处“幸福驿站”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主题志愿活动累计达300余场,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童心向党”等主题夏令营20余场,开展留守儿童圆梦小工程10余次,成功举办了“梦想明天”留守儿童合唱团汇报演出,他的努力使得500余名留守儿童受益,并被多家媒体报道。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当代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责任,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希望的“灯塔”。
扎根基层增才干,坚定为民之心
2021年8月,王海通过考试,正式成为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庙坝镇干部中的一员。入职当天,全镇干部正在进行“8.8”洪灾灾后重建工作,王海看着被洪水摧毁的房屋禁不住流下了眼泪,随后立即前往花板桥村开展抗洪抢险工作,这是他初到庙坝度过的第一个不眠之夜。自此,他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扎根基层,为推进庙坝镇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年间,王海在镇人大、政协、办公室、党建办等多个岗位历练,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旅游名镇创建等重点工作。他深入辖区13个村,走访300余户家庭,宣讲政策、收集民意,协助制定各类工作方案20余份,接待群众上千次,工作成效显著,获评为“第八届四川省青年优秀志愿者”,得到了单位和群众广泛认可。
谈及远离家乡和家人的选择,王海笑着说道:“有时候很想家乡的亲人、熟悉的街道、小时候的味道,但是我不后悔,响应国家号召、报效祖国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作者:郭辉 通讯员:舒珊 宁丹 宋旋
责编:刘丹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